(通讯员 何俊达)在当今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传统学科的融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为响应这一潮流,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院组织开展了一场为期两个月的学期实践汇报——基于Python编程的自动化仓库管理数据分析,并于12月16日下午,在产教融合大楼1209教室举行了成果汇报。2022级物流工程专业的全体学生参与本次汇报,展示了他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

本次汇报旨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中,通过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分成7个小组,学期汇报涵盖了季节性需求分析、库存周转率分析、安全库存设置、供应商绩效评估与营运成本控制等问题,这些是物流行业日常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各小组成员充分利用Python这一强大的编程语言,编写了针对特定物流问题的算法模型。例如,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产品需求量变化趋势的程序;优化仓储空间利用率的解决方案。此外,学生们还巧妙地结合统计学原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确保所提出的方案不仅科学合理,而且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们的努力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在于他们展现出来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决心。面对复杂的逻辑关系和技术难题,大家相互支持、共同探讨,最终完成了从模型构建到成果可视化的全过程。特别是大量自动化脚本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未来的实际工作场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汇报会上,各组代表依次登台,详细介绍了自己团队的研究过程及取得的成绩。屏幕上的代码演示清晰流畅,数据图表直观易懂,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青年学子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指导教师余瑜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大作业不仅是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生动实践,更是提高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经济管理学院物流工程专业在教学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为社会培养兼具物流和智能技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整个物流行业向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