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旅新闻网讯(通讯员 蒋卓秘 摄影 唐珂)为进一步探索产业升级路径、拓宽跨界融合渠道,1月10日,普洱市普洱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永磊、三级调研员刘伦,普洱茶协会会长陈佳玮,普洱咖啡协会秘书长许正宏,及四川天府24味美食文化交流中心刘建明等负责人来校交流座谈。会议由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帆主持,在产教融合大楼514召开。
白帆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与会双方作简要介绍。她指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普洱茶、普洱咖啡等特色农产品及美食文化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作为有文化底蕴、有科研实力的高等学府,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相关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这次会议旨在搭建一个合作交流平台,共同应对普洱茶、普洱咖啡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把握新机遇。
产教融合处处长陈忠路全面介绍了学校在学科专业体系、科研成果转化、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他强调,学校作为烹饪食品领域办学规模最大、川菜研究水平最高、旅游学科专业最齐全和旅游学科平台最集中的高校,拥有多个实力雄厚的二级学院,涵盖食品、酒店等多个领域,与普洱茶、普洱咖啡产业密切相关。他指出,学校具备强烈的合作意愿和创新能力,希望凭借科研、智力等方面资源优势,精准深入打造高质量、高水平项目,与各方携手推动普洱茶、普洱咖啡产业发展,带动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张永磊紧紧围绕普洱茶和普洱咖啡产业现状,创新性地提出将茶融入火锅的应用场景。他提到,与学校合作他抱有高度期待,作为云南省的特色农产品,普洱茶和普洱咖啡具有独特的品质和魅力,将普洱茶融入火锅等餐饮文化中,不仅能提升消费者用餐体验,实现降脂、降油、祛味,还能进一步丰富餐饮文化内涵、促进消费升级、弘扬中华文化。
成都供应商商会会长刘建明结合供应商商会的实际情况,表示商会作为连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桥梁,囊括了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目前商会主要面临短保质期食品远距离配送和降低食品运输损耗两大需求问题,希望能与学校进一步密切在食品研发、人才培训上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现有需求实现方案。
百誉集团总裁王兴川聚焦非遗文化,提及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希望借助学校平台开展培训,解决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面临餐饮美食技艺传承与匠人推广困境,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为非遗文化赋能。
许正宏与成都餐饮企业联合会会长柏林交流发言,分别就咖啡的生长环境、咖啡市场需求进行深入探讨,认为现下应解决咖啡渠道正规性与咖啡挑选难度大等问题,为与学校未来合作指明方向。学校产教融合处对外合作部主任张蛟、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许世东共同表示要协同学校、协会、龙头企业,加大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实现行业内人员持证上岗,提升整个茶、咖啡行业的专业水平与服务质量。普洱茶(成都)推广中心主任杨海涛表明2025年将加强与学校的深度融合,推出“东郊记忆”等具有普洱茶、普洱咖啡浓郁特色体验中心,进一步实现普洱茶、普洱咖啡走进成都。
会上举行普洱茶、普洱咖啡赠送仪式,表达双方合作的诚意与期待。此次洽谈,双方在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为未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