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四川》教研室成立于2018年,主要承担《红色四川》课程建设、教育教学、四川红色文化研究、对外交流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历经五年发展,教研室在特色化课程育人、精品化文化育人、立体化实践育人等方面卓有成效。
一、红色赋能立德树人,师生共成长
1.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红色四川》教研室由9名老师构成,全是中共党员,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助教3名,博士1人,四川省高校教指委委员2名,师资结构合理,团队协作能力强。

2.以红色基因赋能新时代立德树人

教学效果优异,连续5年学生评教都位居通识选修课的前15%行列。
二、“一核六维”建构协同育人模式

三、“五个凸显”彰显红色文化育人成效



四川红色文化教育学院成立

四川红色文化数字化博物馆

实践教学
建设成效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级别
|
1
| “红色四川”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省级
|
2
| “美丽四川”系列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 省级
|
3
| 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 打造“红色+旅游”文化精品项目
| 省级
|
4
|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红色文旅研究中心
| 厅级
|
5
| 四川红色文化学术峰会
| 全国性
|
6
| 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红色基因传承“六维一体”应用型旅游类人才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 校级
|
7
| “红色四川”一流课程
| 校级
|
8
| “红色四川”金课
| 校级
|
9
| “红色四川”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 校级
|
10
| “红色四川”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校级
|
11
| “红色四川”虚拟教研室
| 校级
|
12
| 四川红色文化数字化博物馆(已建成8个主题馆:伟人故里、长征丰碑、川陕苏区、同心抗战、三线建设 两弹一星、抗震救灾、脱贫攻坚数字博物馆
|
|